13.jpg

《海角七號》,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台灣電影,當時的台灣電影市場正處長期低迷、籌資困難,而《海角七號》耗資5000萬新台幣拍攝,是當時為數不多的較大成本製作之一,後來票房更是突破5.3億,被視為臺灣電影的奇蹟。

還記得那時我剛升上國中,拿著攢了好久的零用錢第一次上電影院,並深陷在男女主角的愛情以及美妙的歌曲中無法自拔,那一句「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」更成為當年情竇初開時對愛情的憧憬。

很多年後,為了文化人類學老師出的作業又再度看了一次,看完的感覺卻不像當年如此美好。雖然台詞仍然記憶猶新,歌曲仍然朗朗上口,但內容卻不像現在的電影意義深刻、節奏緊湊,原本貫穿全劇的唯美情書對白卻僅成了配樂及過場,整部片像極了一齣渣男愛情戲,並深深覺得老師一定是選錯片了,這到底跟文化人類學有甚麼關係。然而,上網查了後才發現竟然真的有人寫了一篇从人类学的角度看《海角七号》,关注台湾族群的形成与建构论」,雖然他介紹台灣族群的部分介紹得很清楚,但針對《海角七號》電影中的內容卻顯得有些刻意且突兀。因此,自己對於《海角七號》也有了一些理解及詮釋。

《海角七號》中確實反映出大量台灣的文化背景及元素,從最開始的第一句台詞「我操你媽的台北!」就反映出當時台灣的發展背景,資源過度集中在台北,台北房價越吵越高,生活品質也無法變得更好,台北以外的其他地方沒建設、沒發展也沒機會。男主角阿嘉講出了這一句經典台詞後,回到自己的家鄉--「恆春」。

一轉台北的陰暗及繁雜,畫面來到了風光明媚的恆春。在恆春,阿嘉遇到了各式各樣不同族群的人,就像台灣由多元族群所組成一般,勞馬代表了原住民的文化,友子代表了外來的日本文化,馬拉桑代表了一種類似客家勤勞節儉的文化,茂伯代表了閩南人的文化,他們在相處的過程中產生了隔閡,也導致了衝突的發生,這也是當時台灣所面對的問題--族群之間衝突不斷,而在電影中這麼多種不同的文化碰撞在一起,從一開始練歌火藥味十足到最後在沙灘表演時的和諧與融洽,似乎也呼應著台灣社會從文化衝突到文化融合且多元的局面。最後友子甚至她買了具有代表各自性格的琉璃珠送給樂團的大家,可以看出友子已經從心理上接受了台灣的文化,並試圖去融入他們的社會中。這邊還有個小插曲,是當友子把琉璃珠掛在茂伯脖子上時,茂伯緊張的拿出原本就掛在脖子上的媽祖護身符,深怕兩種信仰會打架,其它人則是笑他想太多,這裡可以看出台灣多元社會造就了信仰也跟著多元化。

另外還有一個小議題是句中角色對於婚姻制度的觀點,從這邊也看得出來台灣社會對於婚姻制度上的轉變。其中在劇中所有人物衝突來到了最高點時,友子氣沖沖地準備離去,茂伯拿了一張喜帖給她,在喜宴中反映著台灣傳統的儀式婚制度,而台灣傳統常見的結婚典禮一定非劇中出現的流水席莫屬。在婚禮上所有人因為喝了酒而真情流露,勞馬率先訴說著他的泰雅公主因過去他的工作而離開他,從這邊就可以看出台灣其實在當時婚姻已經不像過去一樣,離婚已是常態。除了勞馬外,大大的媽媽也是個離婚獨自撫養孩子的新時代女性,而大大的早熟或許也是因為生長在這樣的背景中,大大在電梯裡唱的歌「愛你愛到不怕死,但你若劈腿,就去死一死~喔喔喔~愛你愛到不怕死,baby愛我就讓我瘋狂一次~ 」就透露了她對愛情的看法。婚禮結束後,大家坐在海邊看海。大大的媽媽問水蛙說你暗戀已久的老闆娘都結婚且帶著三個小孩,怎麼還不放棄?」,水蛙則回覆到「妳看到母青蛙交配時,牠的背上不是有兩三隻公青蛙妳有看見牠們在打架嗎? 」這邊可以看出他嚮往其他民族甚至是青蛙那種一妻多夫的制度。

最後是情書中的經典台詞「你是南方艷陽下成長的學生,我是從飄雪的北方渡洋過海的老師,我們是這麼的不同,為何卻會如此的相愛」更是點出了兩人師生戀的事實,現在看起來或許是自由戀愛,但在當年雖稱不上亂倫禁忌,卻也是段見不得光的戀情。

從族群文化到宗教甚至到對於婚姻的觀點,都可以看出《海角七號》這部看似平凡的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,何嘗不是一門文化人類學呢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豬豬貪吃鬼 的頭像
    豬豬貪吃鬼

    豬豬貪吃鬼─美食、旅遊、電影及寵物日常

    豬豬貪吃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